加強韓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有效履約能力建設培訓班在韓國全州舉辦

2017年7月10日至13日,由亞太中心與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信息與網(wǎng)絡中心(韓國亞太中心)共同主辦的“加強韓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有效履約能力建設培訓班”在韓國全州市成功舉辦。
韓國文化財廳次長樸英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項目官員古榕、韓國亞太中心主任許權、亞太中心副主任張晶出席了培訓班開幕式并致辭。

本次培訓活動是在《公約》框架下舉辦的能力建設活動,旨在加強韓國在國家層面的有效履約能力,宣傳公約精神和價值,提升韓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力。來自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員以及非政府組織代表共30余名學員參加了本期培訓班。經(jīng)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培訓師,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的教授馬克·雅各布斯先生和韓國外國語大學的教授樸尚美女士受邀擔任培訓師。四天的培訓活動,以《公約》履約為主題,通過16個分議題的授課,小組討論,學員互動等形式開展。課程內容涵蓋了《公約》基本概念、《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相關知識、名錄申報以及如何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持續(xù)發(fā)展和提高社區(qū)的參與程度等諸多方面。培訓師馬克·雅各布斯還針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倫理原則》進行了闡述、解讀和分析,并以韓國全羅道任實筆峰農樂社區(qū)為例,講述了倫理原則中以符合確保社區(qū)為中心作用的根基性立場等核心價值觀和倫理維度。培訓師樸尚美還針對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遇到的名錄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變化以及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法規(guī)的修訂等問題,對學員進行了深入的培訓。
- 亞太地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yōu)秀實踐(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亞太地區(q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截至2020年)2018-12-06
- 亞太地區(qū)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截至2020年)2018-12-06
地址:中國北京朝陽區(qū)來廣營西路81號
郵編:100021
電話:86-10-64966526
傳真:86-10-64969281
郵箱:administration@criha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