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拉斯加冰河灣國家公園
內蒙古騰格里塔拉沙漠
中國日報網消息:4月18日,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手機媒體新聞傳播專業(yè)委員會承辦的《馭光中國逐影世界》楊元惺風光攝影集首發(fā)式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舉行。該攝影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輯錄了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楊元惺的百余幅風光攝影作品,向人們展現(xiàn)了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傳播出光影文化的迷人魅力。
楊元惺1942年出生于革命家庭,1956年開始受名家影響從事攝影,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和中國藝術攝影協(xié)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攝影專委會副主任。半個多世紀的人生中,楊元惺的拍攝足跡遍及雪域高原、大漠戈壁、江南水鄉(xiāng)和異域疆土,以快樂的辛勤勞作帶來了數(shù)以萬計的攝影藝術作品,這些作品或歌詠錦繡山河,或描繪風土人文,展現(xiàn)了秀美山川的流光異彩和現(xiàn)代生活的不盡精彩。
據中華文化促會介紹,這套《馭光中國逐影世界》攝影集,選載了楊元惺先生近年來的百幅海內外風光攝影作品。書名貼切如其人,是攝影家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心胸開闊的人格魅力寫照,非常真實地概括出了作者的個性和追求。作者人生閱歷豐富而積淀深厚,當過工人、工廠宣傳干事、機關干部、公司董事長、社會團體負責人等,傾心于自駕車在攝影中行走、在行走中攝影的自在人生。他曾連續(xù)駕車10多個小時直上西藏飽覽雪域高原風光,曾冒著寒風秋雨躍下黃河暢游,也曾凌晨翻越嘉峪關等候祁連雪山日出;曾15次驅車云南、新疆,10多次進青海,幾番自駕車穿越美、加、澳等國。行萬里路、拍千萬景,攝影家楊元惺用足跡和鏡頭,在帶給我們美侖美奐攝影作品的同時,已經不自覺地完成了一個文化傳播使者的使命。
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前光評價說,當代中國攝影藝術正作為審美的一種現(xiàn)代手段,為我們這個社會創(chuàng)造著表達人們內心情感和真實美的迷人文化。楊元惺先生充滿激情且興趣廣泛,畢生愛好駕駛、旅游和攝影,這些都讓他具備了成為一個好的攝影藝術家的氣質。觀他的風光攝影作品,其色彩構成大多亮麗眩目,有時甚至使人誤認為是油畫作品;在他的攝影作品中,除了注重光線層次外,往往在構圖中有意點綴入一絲生命氣息,或一人一鳥,或一花一木,給人以不經意的觸動。這些,無不體現(xiàn)了他對自然、生活和生命本質的深刻光影感悟。
本次攝影集首發(fā)式既是文化新聞界對楊元惺先生多年來攝影藝術追求的肯定和褒勉,也是攝影家希望與人們分享自然美景和攝影樂趣的內心愿望體現(xiàn)。來自文化攝影、新聞出版系統(tǒng)以及社會各界的100多位相關人士出席了本次首發(fā)式。
來源:中國日報網 北京記者站陸中秋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