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震后的四川省北川縣,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工地——超過100億元的災后重建投入,將“再造一個新北川”。而曾經是農業(yè)縣的北川通過災后重建,也將邁上以機械制造、地震產業(yè)、農特產品加工、生物制藥、電子產品和旅游產業(yè)為主導的發(fā)展新路。
北川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只是綿陽災后重建的縮影。市委書記吳靖平說:“災后恢復中,我們堅持項目是綱,綱舉目張,用項目帶動投資,用投資推動發(fā)展,抓好災后重建項目中調整期,將一批惠民生的項目增補進了項目庫,全市項目總數(shù)是7318個,總投資2266.3億元,這個投資相當于綿陽建市20年的接近兩倍”。
2266.3億元,成為帶動綿陽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藥引子”。2009年,綿陽全年實現(xiàn)GDP820.2億元,比上年增長14.4%,為1998年以來最高。財政總收入87.98億元,增長26.3%。固定資產投資802.14億元,增長125.8&。吳靖平說,2010年,綿陽力爭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11%,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24%—28%。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黃志凌 通訊員 陳雯)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