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HIV預防新希望
陰道凝膠和口腔預防
對預防HIV的兩種不同且新穎的方法的試驗報道了所取得的不容置疑的成功:一種含有抗HIV藥物泰諾福韋的陰道凝膠可使女性中HIV的感染減少39%,而一種口腔預先接觸的預防法可令一組與男性發(fā)生性關系的男子和變性女子的HIV感染減少43.8%。
4 分子動力學模擬
跟蹤蛋白質原子運動
研究人員利用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之一跟蹤一個小蛋白質原子的運動,持續(xù)時間超出以往任何嘗試100倍。
5 首個合成基因組
人造生命誕生
2010年5月,引起諸多爭議的美國生物學家Craig Venter宣布開發(fā)出了第一個由一個合成的基因組所控制的細胞,這代表著世界上首個人造生命細胞的誕生,是人類科學歷史上的一個突破性成果。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雜志上。
6 尼安德特人基因組
我們有尼安德特人血統(tǒng)
在來自全世界的數(shù)十名科學家的合作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斯萬特·帕博10月份公布了自己的偉大研究成果: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排序。他有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我們2%的基因來自尼安德特人。除了非洲人以外,所有人類都攜帶這些基因,證明了現(xiàn)代人與尼安德特人之間的聯(lián)系。
7 大鼠的回歸
大老鼠在解剖學上與人更接近
小鼠已經成為實驗室動物的統(tǒng)治者,但研究人員更愿意用大鼠開展很多工作。用大鼠工作要容易得多,并且大鼠在解剖學上與人類更接近。主要問題在于,獲得“滅活鼠”的技術還未能在大鼠身上使用?!皽缁钍蟆笔鞘鼓承┗蚴セ钚缘幕蚋脑焓?。但今年開展的一項研究有望將“滅活大鼠”帶進實驗室。
8 iPS新型培養(yǎng)方法
剔除全能細胞的風險
iPS細胞全稱為誘導性多能干細胞,是由體細胞誘導而成的干細胞,具有和胚胎干細胞類似的發(fā)育多潛能性。
iPS好用但是不敢用,這主要是因為其潛在致癌性,效率低等問題,今年來自哈佛醫(y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y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創(chuàng)建了一種新的技術途徑,通過把普通的人體皮膚細胞經過一系列實驗快速地誘導轉變成iPS細胞,從而消除因注射病毒和致癌基因造成的風險,而且這一技術的效率大約是其他傳統(tǒng)方式的100倍。
9 量子模擬器
解開高溫超導謎團
為凝聚態(tài)物理學中的理論問題提供了快速的答案,它們可能最終會幫助人們解開諸如超導性等謎團。
10 千人基因組
尋找基因與疾病的關系
“千人基因組”計劃是2008年初,由來自英國桑格研究所,美國國立人類基因組研究所,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多家機構啟動的一項測序計劃,在這一計劃中,科學家們將對全球各地至少1000個(目前是2000個人左右)人類個體的基因組進行測序,尋找基因與人類疾病間的秘密關系。通過這些測序也將生成一個龐大的、公開的人類基因變異目錄,有助于進行分析以及個體化醫(yī)療。據法制晚報
來源:重慶晚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