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土地流轉連成片,科學技術大發(fā)展;擴大面積調結構,利國利民多增產... ...”10月26日,記者來到河南省淮濱縣固城鄉(xiāng),來自洪舉民間藝術團的演員正在演唱自編的民間歌謠《土地流轉好》,臺下不時傳來群眾的叫好聲和鼓掌聲。
“為了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2012年初,我自籌資金,成立洪舉民間藝術團,經過一年多的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全縣最大的民間藝術團體,成立至今,深入農村、街道演出近300場次,為群眾送去一道道文化大餐?!痹撪l(xiāng)洪舉民間藝術團創(chuàng)始人董洪舉告訴記者。
淮濱縣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文化藝術土壤深厚。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大發(fā)展,該縣將滿足群眾文化需求與繁榮群眾文化相結合,大力引導并扶持民間藝術團體發(fā)展,經常性組織專業(yè)文化工作者到各團體開展培訓指導,形成“專業(yè)帶骨干、骨干帶群眾、群眾帶群眾”的良好幫帶局面,城鄉(xiāng)群眾的參與意識空前高漲,呈現(xiàn)出“群眾演、群眾看、群眾樂”的群眾文化活動新景象。
除了洪舉民間藝術團外,該縣還有“心連心”戲迷票友團、老協(xié)舞蹈藝術團、鄧灣豫劇團等具有地方特色民間文藝團體48個,藝術骨干580多人。他們長年活躍在該縣城鄉(xiāng),用歌聲、舞姿展示家鄉(xiāng)變化,歌頌黨的豐功偉績,歌唱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年上半年,各民間藝術團共組織各類文藝演出1000余場,為群眾送去了豐富的文化大餐。(記者 向明超 通訊員 韓浩 王兆青)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