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朱彥臻在做電子測試。受訪者供圖
朱彥臻給自行車安裝發(fā)電機。 受訪者供圖
■“惠州少年說”系列之二
人物素描
朱彥臻,今年11歲,現(xiàn)就讀惠州市第一中學初一年級,從小喜歡研究機械構(gòu)造,搞電子類小發(fā)明。2009年,第一個發(fā)明“一種臺燈燈具結(jié)構(gòu)”獲得了國家專利,那年他僅7歲;去年8月,第二個發(fā)明“帶有兒童娛樂和自發(fā)電裝置的自行車”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今年8月,他為自己的第三個發(fā)明“一種空調(diào)冷凝水加濕器”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quán)局提出發(fā)明專利申請;上個月底,他被惠州市天煜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聘為特約工程師,就太陽能臺燈項目進行專項研發(fā)。
從小愛“折騰”,家里的電器能拆的都拆了
年紀小小,已經(jīng)光芒四射。朱彥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走進他家里就能略知一二:飛機模型、線路板、電池、開關(guān)、馬達等散落在電視柜上、茶幾上;在客廳左邊,約有一尺高的金色獎杯特別顯眼,旁邊還有一座寫著“最佳節(jié)能獎”的玻璃獎座。
周六上午,朱彥臻和往常一樣早早起來,在家里簡單吃了個早餐,便匆匆忙忙地下了樓。他是上他喜歡的機器人課程去了,這是每周的固定節(jié)目。
在爸爸媽媽的印象中,朱彥臻從小就愛“折騰”。剛學會走路的朱彥臻最愛搬弄家里的工具箱?!八压ぞ呦淅锏臇|西逐樣拿出來,一個人也可以玩很久。當時彥臻只有一歲多,但已經(jīng)會使用鋸子、電烙鐵、螺絲刀、鉗子等工具,曾經(jīng)拿著螺絲刀直接把家里房門的螺絲一顆顆擰下來。”對于朱彥臻的動手能力,爸爸朱海光當時就覺得很神奇、驚訝,但孩子還小,壓根就沒有想太多。
到了五六歲時,朱彥臻在動手方面的天賦逐漸顯露出來。那兩年,他沉迷玩剪紙模型,一張白紙、一把剪刀這些簡單的材料和工具,在他手里搬弄幾分鐘,就會變成生動立體的模型。電視機、打印機、空調(diào),家里的電器都成了他做模型的對象。朱彥臻覺得特別好玩的是,當時模擬打印機的構(gòu)造做了一個模型,嘗試模仿打印機的操作原理,把白紙放進去,果真打印了一幅畫。
再大一點的時候,朱彥臻已經(jīng)會在剪紙模型的基礎(chǔ)上安裝電子元件。當時還在學前班的他,在小汽車的剪紙模型上添加電機、太陽能板、蓄電池和開關(guān)等零件。
朱彥臻對家里的電器使用都了如指掌。“能拆的基本上都被他拆了。”在媽媽蔡艷紅看來,朱彥臻是一個“不太愛惜東西”的孩子,剛買回來的東西,只要他好奇的,他都會嘗試把它拆下來。
朱彥臻拆東西的節(jié)奏有點讓他的爸媽hold不住。前幾天,他把家里的電風扇拿出來,兩三分鐘時間就把風扇的馬達拆了下來,“馬達轉(zhuǎn)動時,上部分可以用來打磨東西,下部分可以用來切割?!鼻岸螘r間才把風扇清洗干凈收入箱子的媽媽對此真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