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M3微中子天文望遠鏡

中國日報網(wǎng)環(huán)球在線消息: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講述了尼莫(拉丁語為“無此人”的意思)船長和他的“鸚鵡螺號”潛水艇的歷險故事;微中子則是我們所能知的最接近“無物質(zhì)”的最小粒子,它也是一種黑暗的物質(zhì)。小說中的“鸚鵡螺號”被用來探索海底世界,微中子也可以被用來觀測太空中那些遙不可及的天體。目前,歐盟正打造它的太空“鸚鵡螺號”——KM3微中子天文望遠鏡,它將安裝在地中海一立方公里的海水中。
歐洲KM3計劃的負責(zé)人之一,英國謝菲爾德大學(xué)的李·湯普森博士說:“利用微中子觀察宇宙是一種全新的技術(shù)。微中子不會被其他物質(zhì)吸收,也不會被其他東西反射。微中子可以穿過我們的身體,也可以穿過地球,但它們本身絲毫不受到影響。微中子不帶電荷,它們的運動路線也不會因其他電磁場而彎曲。所以,一旦發(fā)現(xiàn)微中子,并判斷出它的運動方向,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它在宇宙中的來源?!?/p>
由于完全不受其他物質(zhì)的影響,微中子可以提供關(guān)于宇宙的最可靠信息。但要捕捉它,你必須有一個巨大的探測器。為了讓KM3正常工作,大量的傳感器要被放置在地中海海底的一個巨大水體之內(nèi),這樣它們才能捕捉任何偶然經(jīng)過的微中子軌跡。
在小說中,“鸚鵡螺號”在航行中需要防御大型甲殼動物的攻擊。在海底工作的KM3也有自己的麻煩。它需要被安放在一個沒有過多海底生物的地方,因為這些在黑暗中大量繁殖的海底生物會自己發(fā)光,從而干擾感應(yīng)器對微中子光的捕捉。
(編輯:王晶 來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