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從北部,有的人甚至是從世界的另一頭回到了老家。在從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飛往朱巴的航班上,《中國日報》記者遇見了兩位從美國內(nèi)布拉斯卡州回國的南蘇丹人。
他們因為蘇丹內(nèi)戰(zhàn)在14年前被迫離開故土,在美國當了14年難民后終于第一次回到了家鄉(xiāng)。
“真是一點變化都沒有!”飛機降落后,24歲的其昂闊特·夸吉恩(Changkuoth Kuajien)感嘆道。
如此大規(guī)模的返鄉(xiāng)潮對于蘇丹南部政府說是一個巨大的困難,因為蘇丹南部本身就缺乏食物。根據(jù)聯(lián)合國的統(tǒng)計,其八百萬人口中的一半在去年接受了聯(lián)合國提供的食品。
盡管困難重重、生活艱辛,很多返鄉(xiāng)者對自己新國家的未來表示樂觀?!耙驗檫@是我們的故土!”18歲的瑞奇·楚爾(Rech Chul)向記者解釋道。兩個多月前,楚爾和他的堂弟,17歲的喬克·孔(Jok Kon)回到了他們的老家,位于阿卜耶伊地區(qū)中心的阿卜耶伊鎮(zhèn)。
總面積達10460平方公里的阿卜耶伊仍然處于戰(zhàn)火之中,南北蘇丹均稱該區(qū)是自己的領土。當?shù)卣f仍然有超過37000的南方人已經(jīng)回到了這里。
阿卜耶伊街頭的愛國藥店。(拍攝:中國日報 崔萌)
雖然是南方人,可楚爾和孔都是在喀土穆長大的。回到阿卜耶伊鎮(zhèn)后,他們只能暫時居住在爺爺?shù)膬蓪哟u房(可能也是這個飽受戰(zhàn)火摧殘的鎮(zhèn)里最好的民房)里。他們說自己的最大的希望就是擁有自己的土地開始新生活。
除了沒有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語言不通也成了這些在北部長大的南方孩子的最大障礙。楚爾和孔說他們從小是在阿拉伯語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而在由南部土著丁卡人控制的阿卜耶伊鎮(zhèn),很少人說阿拉伯語。
然而這對堂兄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渍f他希望自己長大后當醫(yī)生;楚爾的夢想更大,他想當外交部長。
“如果我是外交部長,我將盡力建成南北蘇丹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楚爾說。
同樣樂觀與自信的還有尚未回家的加納戈和丹尼爾,他們說蘇丹南部能夠獨立他們真是“太高興了”。
為了回家,加納戈甚至賣掉了他在喀土穆居住了兩年多的房子:“我們對自己的新國家充滿信心。如果她的未來沒那么好,我就自己動手把她建好!”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xinmeiw.com/world/2011-04/26/content_12393099_4.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
(中國日報記者張海洲 編輯 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