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環(huán)球在線消息:盡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前總裁羅德里戈·拉托在離職前承諾,接班人將從全球范圍內(nèi)“海選”;盡管英國財政大臣阿利斯泰爾·達林稱,IMF繼任者的選拔應該是一個有序、透明的過程,但最終我們還是看到24個主要成員國把門關(guān)了起來。
一時間,IMF聒噪得如同一家路邊餐廳,里面的國家個個摩拳擦掌想要搶一個好位置。新的IMF首腦人選確認下來之后,美國和歐洲都松了一口氣:給VIP預留位置的老規(guī)矩還在,餐廳里最好的座位還是歸屬這兩大陣營共同看中的人——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58歲的法國前財長。11月1日,卡恩迎來他正式上任的第一天。
差點當了法國總理
在法國政壇,卡恩被稱為“不死小子”,兩起兩落,依然活躍。
1949年出生于巴黎郊區(qū)上流社會的一個猶太家庭,卡恩兒時曾在摩洛哥度過。像那個時代所有法國青年一樣,他對政治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醉心于研究國家機器的運作機理;在巴黎政治學院學習,后來參與了社會黨的研究工作。他的第一次起飛是在1997年至1999年間,就任法國若斯潘政府的財政部長。
當時的法蘭西需要給一直疲軟的經(jīng)濟形勢打一針強心劑,而不是像卡恩的前任那樣,拿著線頭四處縫縫補補。經(jīng)濟學博士學歷以及通曉英法德三國語言的天賦,讓卡恩在這個舞臺上自信滿滿。他跳著進退自如的舞步,機智地避開了社會黨要對一系列私有化進行審查的敏感行動;但同時也沒有閑著,早早為法國加入歐元區(qū)做好了充分的外匯準備。
他的長袖善舞大獲成功。兩年中,法國的財政赤字和通貨膨脹得到有力控制,失業(yè)率大幅下降,經(jīng)濟增長速度保持在2%到3%之間。1998年的他,坐在愛麗舍宮寬闊的巴羅克式辦公室里,享受著“法國經(jīng)濟重建設(shè)計師”的美譽。那時候,下屆總理的位置正在向這位政治明星遙遙招手。
也許是樹大招風,隨之遭遇的墜落與他的升起一樣迅速。1999年他遭到指控,說他當律師時偽造了10萬美元的工作量證據(jù),卡恩很快憤怒地辭了職,“為了道德和責任感”。對他來說,“很難相信有哪個部長在受到懷疑的情況下還能履行職責,這樣無疑會損壞整個政府”。
沒有人出來挽留,他曾為之立下汗馬功勞的若斯潘也只是禮貌性地說“對您過去的工作表示感謝”。這也無可厚非,畢竟當年若斯潘政府競選時最動人的口號就是要清除腐敗。在打了兩年官司之后,卡恩洗脫了所有的指控,但他重返政壇的道路卻顯得很漫長。在《紐約時報》的“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詞條下,2002年之前關(guān)于他的新聞全都跟“丑聞”、“指控”、“欺騙”等有關(guān)。
到2006年,“不死小子”又回來了。這一年,他57歲,要和羅雅爾爭奪社會黨的總統(tǒng)候選人名額。在法國否決了歐洲憲法之后,“不死小子”斷定,社會黨的重心已經(jīng)轉(zhuǎn)變。不過,他未能把足夠的注意力放在羅雅爾身上,從女性視角加入選戰(zhàn)的羅雅爾提出了更加符合民意的施政綱領(lǐng)。卡恩第二次落敗。
對于一個政治人物來說,這一次的失利可能就意味著政治生命的結(jié)束??烧斡肋h是云詭波譎的。到了最后的總統(tǒng)大選,羅雅爾在跟薩科齊的爭斗中敗陣,而卡恩卻憑借著薩科齊的推舉再次崛起,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新掌門。誰又能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