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是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媒體爭相報道的熱點,西班牙各大媒體也紛紛對此次會議展開評論,并對可能出臺的社會、經濟改革進行預測。
西班牙《國家報》、《阿貝賽報》和《加泰羅尼亞報》等各大媒體均把此次三中全會跟三十年前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相提并論,并表示此次會議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期待?!秶覉蟆吩谄湓u論文章中表示:“在新中國歷史上,三中全會一直是出臺重要經濟變革的會議。鄧小平就是在1978年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確立了改革開放的進程。1993年,也是在三中全會上,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這一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表示,這次全會將出臺的改革將是‘全方位’的?!?/p>
《加泰羅尼亞報》報道稱,目前正在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同三十年前的三中全會一樣,再次引發(fā)了極高的期待,人們希望這次會議能像三十年前一樣使中國經濟再次騰飛。文章寫道:“此前中國媒體曾透露本次會議將出臺史無前例的變化,這一消息引起了全球的樂觀情緒?!?/p>
當然,這些媒體也表示,一般來說三中全會出臺的政策都是宏觀而寬泛的,但是其語調和描述的細致程度,可以反映出哪些將是今后中國發(fā)展的優(yōu)先事項。
經濟改革
經濟改革是本次三中全會的中心議題,理所當然地成為全世界媒體討論最熱烈的話題。西班牙各大媒體一直認為,中國的經濟改革是必要且令人期待的。
《國家報》在其評論文章中稱:“十八大結束一年以后,是時候該采取決定并宣布了。周六至周二中國共產黨召開的重要會議,將確定中國在未來幾年內將要開展的改革日程,目標是把目前建立在投資和出口基礎上的發(fā)展模式轉變?yōu)橐粋€更依賴于內需的模式,并使經濟增長在持續(xù)三十年令人眩暈的高速增長之后變得更加可持續(xù)。”
《國家報》稱,中國政府公開承認中國經濟已經到了拐點:增長開始失去動力,產能出現(xiàn)過剩,負債水平高,房地產價格飆升。中國國內和國外的意見是一致的,不進行深入改革,中國有陷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險,即一個國家由于其他國家參與到低生產成本的競爭,而自身又尚無能力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時候,產生的經濟停滯。中國政府已經確立了到2020年所有的人口,包括城鎮(zhèn)人口和農村人口,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的目標(根據(jù)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的數(shù)據(jù),2010年中國人均收入為7519美元)。
《國家報》寫道:中國的領導人承諾建設一個更和諧的社會,這就意味著縮小社會差距,處理日益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建設一個更加平衡的經濟雖然也曾是上一屆政府的目標,但習近平和李克強似乎有更大的決心去實現(xiàn)這個目標,因為他們曾公開表示在實施改革的過程中將容忍較低的經濟增長速度。對于他們來說,經濟增長的穩(wěn)定性比速度更重要,中國需要更高質量的增長,即使速度稍慢一些。
就經濟改革這一話題,《阿貝賽報》認為,正如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三月份就職時所言,他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進一步放開經濟自由,提高私營企業(yè)在市場中的地位。目前中國最重要的經濟領域還是為國有企業(yè)所壟斷,如能源、金融、電信和基礎設施等。自從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fā)后,西方消費能力的減弱使中國的出口下降,中國領導人也意識到,應該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因為目前以“世界工廠”的出口和強勁的公共投資為基礎的增長,使很多地方政府陷入債務危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