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v毛片,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97国产精品最好的产品,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午夜一区,曰河南少妇对白视频,欧美自拍视频

 
  訂閱CHINADAILY手機報
English | Fran?ais
中國文化    |    英語點津    |    新漫網(wǎng)    |    
 
查詢: 搜索     高級查詢
福州 > 閩都文化

倉山潘墩村九座明代古廟連成一條街

2010-05-06 14:08

倉山區(qū)潘墩村這小小的一個村莊,建有媽祖廟、臨水娘娘廟、泰山宮、太師宮、五帝宮、將軍廟、文天祥廟、文昌廟、包公廟。九座古廟皆始建于明代。  

倉山潘墩村九座明代古廟連成一條街
 

九座古廟以文天祥廟排在最前面,文昌廟緊跟其后,將軍廟在文天祥廟對面,包公廟在文昌廟左邊。再走幾步,就見到其他五座古廟,五座古廟內(nèi)有門可以互通,緊緊相連。組成了潘墩村最熱鬧的村中心。   

村中,還有多塊清朝石碑也完好地屹立著。透過石碑上已經(jīng)有些模糊的字跡,記者可以辨認出:立在臨水娘娘廟的石碑,是清朝咸豐十年重修此廟時立的;在古廟街廣場立有3塊清朝石碑,分別是道光三年、咸豐二年、光緒二十九年重修廟時立的碑;在文天祥廟內(nèi),分別立著乾隆、同治、道光年間重修此廟時刻的石碑。   

明代古祠精彩依舊

在潘墩村古廟街里,還有一個非常精致的潘家祠堂,它的出生年月僅次于九座古廟中的文天祥廟。因為潘墩始祖潘龍與抗金名將義結金蘭,并曾在潘墩練兵,因此在宋朝滅亡后,潘龍隱居他鄉(xiāng),臨終前囑后人要搬回潘墩,為文天祥建祠堂,讓潘家世世代代紀念文天祥。1380年,潘龍孫子搬回潘墩,顧不上為自家建祠堂,先傾家族所有當年就為文天祥建了祠堂。直到1490年,潘家后人才為自家建了“龍津潘氏宗祠”,光緒十年重建。   龍津潘氏宗祠的屋梁、柱子、花瓶圖樣的墻圍,均為明代洪武十三年時的部件。額匾“龍津潘氏宗祠”、“入孝”、“出悌”為光緒年間成都知府潘炳年所題。墻上浮塑“花開富貴”、“梅雀爭春”、“錦繡前程”等也為清朝時作品。“龍津潘氏宗祠”最引人矚目的當屬藻井,四角刻有四時花鳥,以示四季常春;外環(huán)以周易八宮為象意,內(nèi)三層共192套斗拱疊在一起,拱托內(nèi)環(huán)八層192套彩繪,成“百云集匯鳳凰池”,中心嵌以象征如意的靈芝頭,如意環(huán)拱龍鳳朝陽。此藻井也建于光緒十年。  

明代藥局還完整保存  

就在大王宮的斜對面,有一個門上釘著紅底黑字“保和藥局”牌子的木屋,屋前有柜臺。記者叩門而進,見當年診室、制藥房都還在,還存有一些藥柜。村中老人告訴說,這是建于明代中期的“保和堂”藥房。這個藥房既診病又做藥,因醫(yī)道好,藥效高而遠近聞名。   從明代開始,這位潘龍后人世代在此為醫(yī),解放后公私合營,保和堂也加入公家藥店?!氨:吞谩弊詈笠晃粡尼t(yī)者是潘家的一位姑娘,十余年前才退休。村中老人告訴記者,潘家行醫(yī)快有500年了,當時在南臺島非常有名。每每瘟疫流行,潘家總是傾資趕制藥丸無償贈送疫區(qū)鄉(xiāng)親,善名遠揚。民國時,有“菩薩”之稱的海軍上將薩鎮(zhèn)冰有感于潘家的菩薩之心,曾揮筆為潘家題寫了“保和堂”牌匾?!氨:吞谩惫媚锱似伎?,是現(xiàn)在福州美可食品公司董事長,她就曾多次捐款維修潘墩文物。  

村中人以保護文物為榮   

走進潘墩,能聽到許多村民愛護文物的故事。龍津潘氏宗祠里,原有一塊朱熹題給潘氏祖宗的牌匾,上刻有“萬代如見”。文革時,福州市里來的紅衛(wèi)兵要砸爛燒毀這牌匾,村民潘良官冒死扛回家,放在自家床上,紅衛(wèi)兵幾次逼他交出,他橫在家門口,說:要命有一條,要匾我不給。保住了這件宋代文物。  

文天祥廟里有六幅明代壁畫,畫著文天祥的六大助手。文革時,紅衛(wèi)兵要鏟掉壁畫,村民們急中生智,先在壁畫上遮一層紙,后再粉刷一下,保住了這六幅壁畫。  

村中現(xiàn)在有好幾塊清代古碑,文革時破四舊,潘墩人將古碑抹上一層泥,抬到家里保護起來,所以古碑完好無缺。村中人還熱衷于捐錢修文物,近些年來已累計捐款100多萬元保護村中文物,僅今年修“龍津潘家宗祠”就捐了40多萬元。

來源:福州晚報

 
友情鏈接
 
 客服電話:010-84883300  給中國日報網(wǎng)提意見: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版權保護:本網(wǎng)登載的內(nèi)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wǎng)獨家所有,
未經(jīng)中國日報網(wǎng)事先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zhuǎn)載使用。